News

新闻

领膺骨干,淬炼完毕!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5-24
点击数:[]

为健全青年骨干培养体系,筑牢团员青年理想信念之基,未来技术学院团委于4月21日至5月11日举办春季基层分团校暨“领膺班”第二期培训。本次培训以“理论铸魂、科技赋能、实践淬炼、朋辈领航”为主线,吸引学院60余名团员骨干参与,通过“6+3”模块化课程体系(6节必修课、3节选修课,累计20学时),构建起“学、思、践、悟”一体化培养模式,为青年成长注入多维动能。

在开班仪式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未来书院副院长孙智妍深刻阐释“领膺”内涵,强调学员要践行“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成长路径,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挺膺担当的实践行动。学院团委组织部负责人刘庆安为学员们介绍了培训规划和培训目标。马晨骏作为往期培训代表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突破的蜕变过程。包海赟代表新一期学员铿锵宣誓。全体学员重温入团誓词,齐唱共青团团歌,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培训以理论学习为“先手棋”,邀请权威导师夯实思想根基。大连理工大学关工委指导教师陈延龄以《学理论・传承红色基因——做请党放心的青年后备军》为题,结合校史脉络与亲身经历,系统解读“大工精神”的红色谱系,激励学员以“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赓续红色血脉。

公共管理学院周福战教授聚焦社交礼仪实务,从形象管理、沟通艺术等六大维度拆解36个礼仪要点,通过场景化案例教学,让学员领悟礼仪规范在人际交往与学生工作中的“润滑剂”作用,实现内在修养与外在形象的协同提升。

在“人工智能+”创新领域,未来技术学院卓尔工作室张锦山老师提出“核心技术支撑,应用与创新双线并行”的AI实践理念,引导学员以“算法思维”破解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潘耀老师则聚焦公文写作的智能化转型,强调“技术为工具,内容为根本”,通过标准化格式解析与AI辅助写作演示,提升学员公文写作能力能力。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实地探访EX科技馆,沉浸式体验仿真人技术、服务型机器人、无人外科手术等前沿科技。“当看到机器人精准复刻人类指纹操作时,我深刻感受到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学员苑景琪感叹道,此次参观不仅激发了专业学习热情,更坚定了“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行动学习组姜惠老师开展领导力提升课程,通过设计“鲜到家冷冻食品公司广告竞标”模拟实战任务,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市场调研、方案策划、路演展示全流程。通过“自评+互评+导师点评”三维评估机制,学员深度理解领导力四维模型(决策力、执行力、沟通力、创新力),在协作中暴露短板、优化策略,最终形成四份兼具创新性与落地性的策划方案。全程分组管理模式贯穿培训始终,四组学员围绕结业汇报任务开展10余次头脑风暴,在观点碰撞中磨合成员间的默契度,团队协同效能显著提升。

朋辈分享环节邀请三位不同领域的青年榜样传经送宝:“大连理工大学十佳志愿者”李明霏系统解析志愿服务全周期管理策略,以“累计服务300小时”的实践经验揭示公益活动对个人成长的赋能价值;“榜样大工・社会工作奖”获得者齐欣悦以“四年学生工作进阶史”为主线,分享从基层团支书到校级骨干的角色跃迁心得,提炼“想干有热情、肯干有担当、能干有方法”的“三干”工作法;青马工程学员代表刘庆安以“AI技术助力乡村产业数字化”案例为切入点,解读基层工作标准化流程,倡导以严谨态度服务社会发展。

结业仪式上,四组学员通过PPT汇报、情景剧演绎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学院团委书记张萌高度肯定培训成效:“本期‘领膺班’不仅是知识的‘充电站’,更是成长的‘练兵场’,希望同学以‘领’之担当、‘膺’之使命,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随后,张萌老师与团委副书记陈雨潼老师为5名优秀学员及全体结业学员颁发证书,标志着本期培训圆满收官。

作为学院青年素养提升工程的核心品牌,“领膺班”将持续聚焦“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实践本领”三大维度,深化“理论课程+实践项目+导师领航”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年骨干培育体系,引领更多学子以“挺膺之姿”投身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强国征程,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周宇杰

关注我们
联系方式
  • 电话:0411-84706062
  • 邮编:116024
  •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