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

24支团队奔赴17省,用行动交上未来答卷!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8-25
点击数:[]

这个暑期,未来技术学院24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132名未来学子,依托专业优势,奔赴17个省、28座城市、46个区县,深入基层一线。

在理论宣讲中传承红色薪火;在科技创新中逐梦强国征途;在乡村振兴中汇聚青春力量;在文脉探寻中谱写时代新篇。他们以调研探访感知社会脉动,以技术攻关回应发展需求。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科技追逐时代浪潮。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行动诠释了青年担当。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感受未来学子的风采与力量!

一、“领膺”骨干“智融青川”实践团

未来技术学院“领膺”骨干“智融青川”实践团深入青海化隆,开展多维实践探索。在拉面大数据中心,实践团见证了“一碗拉面”背后的数字革命;在非遗体验基地,队员们探索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文化传播路径;发挥人工智能专业优势,团队为当地留守儿童开设AI科普课堂;走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感悟生态与人文的共生;从党建联盟基地到民族团结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对化隆发展的核心作用;走进百度智能云产业基地,实践团与企业达成共建实习平台合作意向,深化校企协同,推动产教融合。 此行,实践团以科技为笔、以文化为墨,将大工智慧融入西部发展实践,在西部振兴的画卷上再添一笔属于大工学子的奋斗印记。

二、“梦起云滇·童梦同勐”实践团

未来技术学院“梦起云滇·童梦同勐”实践团续写寒假“领膺”实践扎根云南龙陵乡村。团队紧扣乡村振兴核心,以科技赋能驱动乡村发展。服务产业振兴,实践团深入产业研究院、咖啡庄园等,探索“AI+农业”,两篇资政报告获采纳,为产业升级注入智慧动能;助力人才与文化振兴,团队成为首家与龙陵科技馆签约挂牌的单位,合作将“科普大篷车”开进村小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在支教课堂之余,团队深入10多户家庭家访,精准对接乡村教育需求。从红色教育基地到咖啡种植园,从科技馆签约到户户乡村家访,实践团以多元行动深耕乡村振兴沃土,架起科技兴农桥梁,贡献青春智慧。

三、“AIGD”社会实践团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未来书院游戏开发俱乐部组建 “AI GD” 社会实践团,赴上海市鹰角网络与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开展专项调研。此次实践以“深耕行业认知、锚定技术前沿”为核心,一方面旨在深入洞悉游戏行业成熟运作体系,调研行业发展现状与历史脉络,通过与企业、博物馆的多维度交流,精准汲取优质游戏开发经验;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赋能方向,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引擎优化、AI 行为树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等关键领域,深入探索产学研融合切入点,明晰未来技术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路径与落地潜力。

此次调研不仅让团队成员跳出理论框架,在真实行业场景中深化了对游戏产业的认知,更搭建起“行业实践 — 技术探索 — 产学研联动”的桥梁,为俱乐部后续游戏开发创作注入行业视野与技术思路,也为成员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结合奠定了实践基础。

四、“星火溯源,逐梦未来”红色研学实践团

未来技术学院 “星火溯源,逐梦未来” 红色研学实践团,紧扣辽宁 “红色六地”精神内核,沿锦州、沈阳、抚顺、丹东四地红色地标开展实践,着力探索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新路径。在锦州,队员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回溯战役荣光、领悟战略智慧,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并立下传承誓言,将线上收集的战役故事系统整理为红色档案;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从第一枚国徽到第一台万能铣床的展品,生动再现共和国工业突破封锁的奋斗历程,队员们由此立志将工业精神融入人工智能研发,助力传统工业升级;在抚顺雷锋纪念馆,日记、补丁袜子等实物让雷锋精神具象可感,团队计划打造 “雷锋智能体” 并为游戏开发提供素材,以年轻群体喜爱的方式传播雷锋精神;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雕像与实景复原重现英雄史诗,鸭绿江断桥弹孔见证不朽民族精神,团队明确将相关故事作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核心内容。此次实践既让队员实地溯源红色根脉、深化使命认知,更以未来技术视角搭建起红色文化与现代传播的桥梁,为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注入了青春科技力量。

五、归梦壹心·智能菌团实践队

这个夏天,大连理工大学 “归梦壹心・AI4Science 智能菌团” 团队,以一场跨城实践交出了厚重的青春答卷。在合成生物学赛场上,队员们全情投入、硬核攻坚,凭借优质项目斩获一金两银,让大工科创锐气愈发熠熠生辉;与此同时,团队既拜访深圳先进院顶尖学者,为项目注入前沿学术思路,也走进华大基因、华润集团等企业,真切感受科研落地的温度与力量。返校后,他们继续联动本地企业与专家开展深度研讨,让产学研协同探索的链条持续延伸。一路实践下来,理论在行动中生长出落地的扎实力量,“科创逐梦报国行”更成为团队最深刻的感悟:将青春理想深深根植于祖国大地,便是最踏实、最有价值的成长。

六、滨海智探:人工智能专业腾讯 AI 生态调研实践团

本次社会实践聚焦腾讯滨海大厦,核心内容为实地参观与企业一线交流。团队首先走访了腾讯AI技术展厅,直观了解其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及在社交、金融等场景的落地应用。随后,与腾讯某业务线实习生展开深入交流,围绕企业内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流程、跨部门协作模式、实习生培养体系等内容进行提问,详细了解了企业对AI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及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为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提供了鲜活参考。

七、“红色未来行”宣讲团

“红色未来行” 宣讲团走进大连市西岗区九三小学课堂,携手大连市劳动模范韩传海同志,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宣讲中,团队带领孩子们翻开淮海战役的历史篇章,回溯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 在鲜活故事里读懂“军民鱼水情”的深厚内涵,从战役战略中汲取 “以少胜多” 的精神密码。时过境迁,昔日硝烟弥漫的中原大地,在党的领导下早已焕发新颜,处处繁荣昌盛、生机盎然。人民的胜利凝聚着无数先辈的牺牲与奋斗,来之不易;青年一代更应主动扛起传承使命,持续讲好催人奋进的党史故事,让红色血脉在代代接力中永葆活力。

八、乌龙茶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效果评估实践团

实践团深入漳州茶乡开启一次“解码品牌协同” 的实地征程。在华安 “四统一” 赛事现场,团队见证标准如何将分散的茶企拧成一股绳;在平和茶旅融合的山间,记录下游客与白芽奇兰相遇的鲜活场景;在茶展会的品牌墙前,探寻市县标识共生共荣的路径。实践团俯身收集茶农的账本、茶企的工艺笔记、经销商的货架数据,并非为报告堆砌文字,而是希望在 “漳州乌龙”的统一招牌下,既放大市级品牌的辐射力,又留存北溪乌龙的独特韵味、白芽奇兰的地道清香。这场茶乡行走,终究是为了让各县域的茶香汇聚成区域品牌的江海,让每一片茶叶的价值都被看见、被珍视。

九、“文脉之旅,未来之行”实践团

今年7月,“文脉之旅,未来之行”实践队前往海南省海口市海瑞故居开展文化调研活动。实践队员怀着对先贤的敬仰,走进这座历史建筑,依次参观了老房子、古井、石碑以及展示海瑞生平事迹的各类展品。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海瑞一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坚持原则、不惧权贵。此次实地参观使其对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有了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并深切感受到海瑞身上坚守正义、清正廉洁的精神力量。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和传承这种优秀品质的重要意义。

知行合一,方得真知。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行走、一项项成果转化的实践,是青春与使命的交织,更是信念与担当的印证。未来技术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以知识为桨、以理想为帆,在新时代的浩荡征程上,不断书写属于未来青年的壮丽篇章!

编辑:傅亦涵


关注我们
联系方式
  • 电话:0411-84706062
  • 邮编:116024
  •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