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

专项实践| 校企联动!以智能驱动未来!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2-21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5年2月7日至8日,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联合机械工程学院赴北京开展智能制造及智能车辆企业行调研活动。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广义老师、机械工程学院徐婧彬老师、未来技术学院王思佳老师带队。实践团深入四家科技领军企业,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前沿领域,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科技领军人才注入实践动能。

此次调研以"智能驱动未来,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紧扣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实地学习与交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把握科技发展脉搏。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加速进化机器人公司、航空增材制造公司、小米集团及大兴亦庄国创中心,聚焦智能车辆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探寻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路径。

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企业,加速进化公司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T1机器人。该机器人凭借多模态运动控制与AI算法突破,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行走、动态平衡及精准操作功能。实践团成员通过现场操控T1机器人完成踢球等高难度动作,直观感受了人机协同在工业场景中的潜力。马广义教授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不仅是中国智能制造升级的关键支撑,更为未来技术学院学子提供了交叉学科研究的鲜活样本。"

在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领域,实践团参观了精密制造车间,深入了解了金属3D打印技术在复杂构件制造中的革命性应用。企业专家介绍,增材制造技术通过优化材料结构与工艺流程,显著提升了航空航天装备的性能与可靠性。徐婧彬老师表示:"这种‘从设计到制造’的一体化创新思维,为未来技术学院在智能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小米集团展厅,实践团系统考察了智能汽车、物联网终端及智慧家居生态链的最新成果。从智能驾驶技术的算法优化到全屋互联的场景化应用,小米的"科技普惠"理念令学子们深受触动。学生在交流中提出:"小米‘硬件+软件+服务’的生态模式,展现了智能技术如何赋能民生,这为我们未来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跨界融合的思维框架。"

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创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与测试验证。实践团参观了高精度自动驾驶测试场与车路协同示范项目,并与中心负责人探讨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落地挑战。李老师强调:"国创中心的实践案例表明,高校与企业需共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闭环生态,才能加速智能交通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此次企业行不仅是一次技术探索之旅,更是一场思想启迪之行。通过与企业专家面对面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智能车辆与智能制造技术的突破,既是科技创新的里程碑,更是国家战略需求与青年使命的交汇点。未来技术学院学生感慨道:"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我看到了科技如何改变世界,也更加明确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引导学生扎根科技前沿,勇攀创新高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大工智慧与青春力量。”


编辑:祝庆恩

关注我们
联系方式
  • 电话:0411-84706062
  • 邮编:116024
  •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