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响应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需求,提升青年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人工智能交叉前沿的理解,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未来技术学院特别设立了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人工智能交叉前沿专项实践项目。
为探索化工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转型路径,深刻领会“AI+化工”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2025年1月,在张胜、孙玮、丁云哲、付世豪老师指导下,智能化工前沿科技探索实践团的队员们带着对AI+化工浓厚的兴趣,走进了三家引领行业的企业——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欧世盛科技有限公司。
为确保实践的高效与深度,实践团队员们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明确实践目的,规划实践内容,根据队员的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查找相关企业信息,准备交流问题。

在实践团的第一站,队员们走进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探索人工智能与化工的前沿交叉领域。这里的科研队伍涵盖了物理建模、数值算法、机器学习等多个前沿领域,他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分子模拟算法,实现了在保持量子力学精度的同时,对算力需求的线性优化,能够对数十亿原子规模的体系进行精准计算模拟。



在公司技术人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及其所深耕的前沿领域。其中,深势科技的创新科研平台——玻尔科研空间站,这一平台集成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多个科学大模型和AI科研助手,专为微尺度科研与工业设计提供高效便捷的科研环境。平台上包含了如DPA、Uni-Mol、Uni-RNA、UniFold等多个先进模型,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前沿科学研究。




第二日,队员们来到了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欧世盛科技有限公司,继续追寻智能化工的前沿发展,探索智能化工的无限可能。

在中化信息,队员们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中国化学博物馆,探索由古至今化工业的发展历程。从烧制陶器、金属冶炼工艺到造纸、火药的发明,从最初西方设厂到民族企业家办厂……化工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随后,队员们见证了信息技术与化工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其专业团队向队员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及在供应链优化、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展示,队员们了解了他们如何通过智慧化工解决方案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化工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持。


当日下午,队员们走进欧世盛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微反应技术的最新应用。微反应器以其卓越的传质传热性能、精确的反应控制能力,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合成和药物研发等领域。通过现场演示,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了这一技术的强大功能。此外,欧世盛引进了大量高精度分析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了科研效率与成果的转化。


从深势科技的分子模拟到中化信息的智慧化工,再到欧世盛的微反应技术……通过两天的实地参观与学习,队员们深入研究智能化工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应用实例,感受到了人工智能与化工领域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队员们对智能化工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以下是他们的心得体会:
卢怡雪:通过参与“智能化工前沿科技探索实践团”,我有幸参观了北京深势科技、中化信息技术及欧世盛科技。深势科技的AI分子模拟技术令人瞩目,其玻尔科研空间站为化工科研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化信息展示了大数据与云计算在优化供应链和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推动了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欧世盛的微反应技术则在精细化工和药物研发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此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智能化工技术正引领行业变革,我备受鼓舞,期待未来能为这一领域贡献绵薄之力。
乔韩语:本次化工之旅可谓收获满满:我们在深势科技公司领略到了强大算力对化学研究的赋能,看到了更多ai在化学研究场景中的应用方向;我们在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了大国企业的风范,同时在他们的博物馆中感受到了其所肩负的责任;在欧世盛科技有限公司中,见识到了自动化的,精密的实验仪器,并认识到了国家目前鼓励的“微反应”概念。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我也结识了未来及化工学院的朋友。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经历。
尽管实践团活动已圆满结束,但这探索智能化工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未来,队员们将继续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化工的深度融合,开创更多可能性。
编辑:祝庆恩